面对一页在修改的简历,发现自己正被简历上一行行项目经验和职业经历定义。又想起下午一封邮件,去一个本地公司和他们移动产品的团队作一些分享交流,和我联系的市场部的朋友发了一封通知邮件,里面写到“她身上有很多标签,等大家来发觉”。的确在职场上,人是可以被“定义的”,被别人,也被自己“贴上标签”。在Linkedlin上浏览,每个专业人士都被这样定义,出身院校,工作成就,专业技能,这并不是什么坏事,只是准确又高效的self-branding。即将真正进入职场,我很自然的把心态调整到“职业”状态。终于走出校园,进入我热衷的行业,有机会和行业里的牛人共事,想想还有点小激动呢!要是赶上中乐透的好运气的话说不定还真能 “make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” 。

那生活,也可以像职业一样,被准确又高效的定义吗?在职场精英主义下,名校名企背景,过硬专业技能,事业成就通常都是评判一个优秀专业人士的标准,“谷歌”“麦肯锡”就是鲜明的标签。而现在越来越流行的高效生活模式和“人生导师”概念,多以阅读的书籍地数量,旅游目的地或方式的与众不同,兴趣爱好的高逼格程度,对于“内心灵魂”的剖析探究,“追求人生梦想”的态度等等来衡量一个人的生活状态。这些概念当然也没有错,还一度给我很多启示,让我在人生低谷期找到新的方向。然而被量化的生活,变成一道选择题横在我面前,到底你要追寻的是哪个答案,哪种模式?你想贴上什么标签,成为哪个她?

在聚意堂分享会上演讲

presentation

泛舟于世,而自己的确是进入了“看山不是山,看水不是水”的状态。对于所有事物,总是想要去探究它背后的逻辑,对于所有选择不断的权衡利弊,对于未来既憧憬又觉得全然不能把握。我在内心接纳,这是人生的必然阶段,同时也记录自己所有的思考。我想说服自己去打破那些被标注的生活定式,跟随自己的经验,认知,情绪,心态来决定自己生活的航线,但又有点矛盾的想依靠那些被自己认可的标签来自我鼓励,想遵循一些已被印证可行性的航道前行,以保证不过分偏离生活本意。但其实生活这个概念,很难说它是比“职场”更简单还是更复杂。说它简单,因为相比(我想象中的)职场,它更能接纳真实的自我。而它实实在在是太复杂也太个人化的概念,绝不该也不可能被定义,被量化。只能接受这个观点:我们在它之中,而无法解释它。逐命运之流吧,也记得阿兰•德波顿的劝解,“在日常生活的平淡无奇中培育沃土结出果实”。

最近看完的书和偶然点开的张悬在一席的演出,碰巧对这个问题都表达了相似的困惑,给出了一些提示。

张悬在演唱《城市》这首歌时说:

在我们这个时代,要不然就是不看不听,所以变得很虚无,要不然就是因为想看想听,所以知道多一点事情,就在大家深夜入睡的时候一个人觉得焦虑,或者是你对于这些还没有答案、或自己帮不了自己的东西,感到非常无助(我希望有人跟我一样)。那如何在很多选项里面找到一个自己要的答案,其实在再多的答案都比不上自己去做实验所印证出来的心得。

在《泛若不系之舟》中,快走完一年多间隔年旅行的傅真,面对九年前首次激发她对自由生活心生向往的大理美景,感叹道:

在过去的日子里我满世界奔走,希望可以找到一种可以效仿的理想的生活模式,最后才发现最好的生活只能是自己亲手建立起来的生活。它凝聚了属于我自己的智慧,生活经验和自由意志,肯定不完美,却也绝对无可替代。

好了,别忘了要温柔,要快乐,Happy Birthday。

Buy Me A Coffe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