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这是世界最后一支真正意义上的游牧民族。甘愿沉寂在世界上最遥远的角落,逐水草而居。从南面的荒野沙漠到北方的森林草原,绵延千里的跋涉。一年365天,几乎得不到片刻停歇……” 非虚构长篇散文。作者李娟跟随哈萨克族扎克拜妈妈一家,历经寒暑,在新疆最北部粗犷、苍茫的阿勒泰山区游牧、转场、迁徙生活的日子。此为《羊道》三部曲之第一部。
摘要和笔记
荒野来客
阳光畅通无阻地注满世界。荒野的阴冷地气在阳光推进下,深暗而沉重地缓缓下降,像水位线那样下降,一直降到脚踝处才停止。如坚硬的固体般凝结在那个位置,与灿烂阳光强强对峙。直到盛大的六月来临,那寒气才会彻底瘫软、融解,深深渗入大地
扒开清晨烧完茶后的粪团灰烬,搓碎一块干马粪撒在上面,俯下身子连吹几口气。很快,看似熄透了的灰烬如苏醒一般在粪渣间平稳升起几缕纤细的青烟。她又不慌不忙盖上几块碎牛粪。这时,大风悠长地吹上山坡,烟越发浓稠纷乱。她再猛吹几口气,透明的火苗轰然爆发,像经过漫长的睡眠后猛地睁开了眼睛
马陷落沼泽,心流浪天堂
生命处于将死未死的时刻,比已经沉入死亡的时刻更令人揪心。将死未死的生命也比已然死亡的生命距离我们更遥远,更莫测
每天一次的激烈相会
做一只春羔看上去远比冬羔幸福——能够降生在温暖又干燥的春牧场,白天被太阳烤得浑身暖烘烘的,柔软的小卷毛喜悦地蓬松着。黑眼睛那么的美,那么的宁静。夜里则和小朋友们挤在一起,紧紧蜷着身子,沉入平安的睡眠中,深深地、浓黏地成长
要过不好不坏的生活
之前两个孩子在羊羔棚里发现了奄奄一息的它。他们把它抱到毡房门口空地上,蹲在它的面前,不停地抚摸它,目睹它渐渐死去的全过程。可是,他们什么也说不出来。等我和卡西发现时,羊羔已经完全断气。两个孩子仍然温和地摆弄着它,捏着它的小蹄子轻轻拉扯,捧着它眼睛微睁的小脑袋,冲它喃喃低语。那样的情景,与其说他们把它当成一件玩具在玩耍,不如说当作一个伙伴在安抚。又过了很久,两人仍围着小羊的尸体摆弄个不停,以为它很快会醒来。两张小弓被扔在不远处一丛干枯的蓟草旁,静静并排搁在大地上。缠在弓上的玫红色毛线鲜艳夺目。
那为什么不边打新馕边吃呢?因为那样容易接不上茬。对动荡辛苦的游牧家庭来说,要时刻储备充沛的食物。统统吃完后再临时打馕,有可能使平顺的日常生活出现手忙脚乱的情景。若突然来客人的话就更狼狈了,更惹人笑话——连现成的馕都没有,这家人的日子怎能过成这样?这家女主人太不会打理生活了……
这荒野里能有什么肮脏之物呢?不过全是泥土罢了
沙吾列漫无边际的童年时光
沙吾列居然是个女孩
涉江
我们再次整装启程,沿着河岸向西走。在河的对岸,怀特班也在往西跑动,不时停下来隔江遥望、吠叫。它还以为自己仍然是和我们在一起的。直到我们在岔路口拐向北面离开河岩,才永远地分离。我不敢回头看了。这时候,风又猛烈起来,冰冷的太阳高高升起。
向北的路
觉得此刻自己全部的力量与凛冽大风的僵持状态刚刚持平。再增加一丝一毫的寒冷都会令这天平陡然倾斜,瞬间将人击溃。
我不说话,眼睛不乱看,脖子不左右乱扭。全部的注意力用来感受冷,一滴一滴地品尝,再一滴一滴地将之融化……快要到了,快要到了……扎克拜妈妈说中午时分一定会到的。
客人们
空气清新,天空晴朗。好像有风,又好像没有风。如果有风,更像是雪片飞翔时拖曳出来的气流。这场雪虽然不是很浓密,但大片大片地迎面而来,逼着眼睛直飞过来,极富力量感——好像我们身后的地方不是东南方向,而是无尽的深渊……好像地心引力出现了微妙的转移……我忍不住回头望——天啦!在身后,在东方,不远处的空地上,一朵云掉了下来!它掉到了大地上和地面连到了一起!此时,如果我们再急走数百步就能直接走进那朵云里!我只在山区见过停在身边的云,还从来没有在平原的大地上见过。
“可怜”的意思
最开始,是那个司机和一车的旅客到了喀吾图后逢人就说这件事。然后消息迅速被一个在喀吾图买马蹄铁的牧羊人传回了荒野之中。在他的回程途中,只要与他打过照面的骑马人都会尽量帮着扩散消息。一传二,二传四,四传八……这片大地人烟稀疏,每顶毡房看似闭塞如孤岛,但信息传播的速度也许并不低于现代通讯工具。所以这种自发传递消息、自觉维护消息准确性的传统,被外人称之为哈萨克牧人的“土电话”
城里的姑娘阿娜尔罕
可到了晚上,这小子还是回来了。于是我们六个人一个挨一个挤得紧紧地睡觉。其中一个人翻身时,所有人都得一起跟着翻。
羊的事
然而等它们渐渐长成平凡的大羊模样后,我仍然能一眼把它们认出来。因为我缓慢耐心地目睹了它们成长的全部过程。“伴随”这个词,总是意味着世间最不易,也最深厚的情愫。我觉得一切令人记忆深刻的事物,往往都与“伴随”有关。
我们伴随了羊的成长,羊也伴随了我们的生活。想想看,转场路上,牧人们一次又一次带领羊群远远绕开危险的路面,躲避寒流;喂它们吃盐;和它们一同跋涉,寻找生长着最丰盛、最柔软多汁的青草的山谷;为它们洗浴药水,清除寄生虫,检查蹄部的创伤……同时,通过它们得到皮毛御寒,取食它们的骨肉果腹,依靠它们积累财富、延续渐渐老去的生命——牧人和羊之间,难道只有生存的互利关系吗?不是的,他们还是互为见证者。从最寒冷的冬天到最温暖喜悦的春日,还有最艰辛的一些跋涉和最愉快的一次驻停,他们共同紧密地经历。谈起故乡、童年与爱情的时候,似乎只有一只羊才能与那人分享这个话题。只有羊才全部得知他的一切。只有羊才能真正地理解他。
一只羊在它的诞生之初,总会得到牧人们真心的、无关利益的喜爱。它们的纯洁可爱也是人们生命的供养之一啊。羊羔新鲜、蓬勃的生之喜悦,总是浓黏、温柔地安慰着所有受苦的心和寂寞的心。这艰辛的生活,这沉重的命运。
羊的生命是低暗、沉默的。敏感又忍耐。残疾的小黑羊和没有耳朵的绵羊,不知它俩是否在意自己的与众不同,不知是否因此暗生自卑和无望。然而这世上所有一出生就承受着缺憾的生命,在终日忍受疼痛之外,同样也须要体会完整的成长过程,同样须要领略活着的幸福。同样地,在每一天,它们也会心怀希望,跟着大家四处跋涉,寻找青草,急切地争吃盐粒……更多地,它们总是一次又一次忘记自己的病痛,忘了自己更容易死去。因此,羊的生命又是纯洁、坚强的。
哈拉苏:离开和到达的路
我蹲在野地里烧茶,妈妈他们在拆过房子后的空地上忙碌个不停。太阳能灯泡依旧挂在插在大地上的铁锨把子上。昏黄的光明笼罩着这有限的一团世界。这团光明的世界之外是深不见底的黑暗。似乎这团光明不是坐落在黑暗之上,而是悬浮在黑暗正中央。四面八方无依无靠。不远处妈妈他们几个人,正处于眼下这团巨大的无依无靠中。他们沉默而固执地依附于手头那点儿活计,以此进行抗拒……茶水烧开了,水汽冲开壶盖,突兀地啪啪作响。我提开茶壶,看到下面耀眼的火光像最浓艳的花朵,孤独热烈地盛放在黑暗中。
他露出了今天的第一个笑容:“有。但那是别人的路。”
可可仙灵
它惊喜不已,一口接住扔过来的馕。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妈妈喂班班。
很快,那边的羊群在一整面山坡上弥漫开来。沿着平行着布满坡体的上百条弧线(那就是羊道)有序前行,丝丝入扣。这时,眼下的整个山野世界仿佛终于从深沉的寂静中苏醒过来。羊群的脚步细碎缠绵地踏动大地,咩叫连天。
路上的访客
每当阳光乍然迸现,万事万物顿时身形一定,被自己身后突然出现的阴影——清晰深刻的阴影——支撑得稳稳当当。而没有阳光的时候,万事万物似乎都脚不着地地飘浮在这水汽蒸腾的山野之中。
美妙的抵达
现如今,很多险要的古老牧道都被废弃了。大山被一一炸开,新的牧道笔直坦阔,都可以跑摩托车和汽车了。新的牧道大大方便了牧人的出行,同时也加快了外来事物对山野的侵蚀。在那样的路上,路边随处可见形形色色的塑料垃圾。当道路不再艰险的时候,“到来”和“离开”将会变成多么轻率的事情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