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N

LittleCheeseCake MoneySense

怎么无痛存钱花钱

January 11, 2025 | 储蓄和投资 工具

年轻时我是标准的月光,手机话费信用卡还款迟交罚款是家常便饭。我也尝试过记录日常消费,非常有帮助!可是好景不长,坚持几个月慢慢又懈怠了。

偶尔打鸡血,大部分时间躺平的性格——后来我摸索出了一个适合我这种人的无痛存钱花钱方式。

粗略的预算和复盘

这个在之前家庭理财怎么做的分享里提过,我用了一张表来粗略做预算。虽说记账真是非常好的习惯,对于我来说的确难以坚持。所以对于开销的计算都是一个预估。我会定期审查这个预算表,和家庭的大致支出收入对比看是否有很大出入,调整复盘。

找到魔数

这里最关键一个点,就是储蓄率。做预算和开支明细的目的,就是保证可以达到目标储蓄率。为什么“储蓄率”如此重要。FIRE里有一个著名的简单演算:储蓄率和达到财务自由所需时间的关系。

理想的退休年龄,所需的退休现金流,子女教育的大额开销是可以大致计算出的。考虑通胀率和投资回报率,目前收入和对于未来收入的预期,可以算出在目标年龄达到储蓄目标需要的储蓄率。

于是我写了一个脚本,可以调整各个变量来计算期望财务目标。存得多那达到目标所需年限就短;存的少就要多几年搬砖或者提高收入;没法多挣多存又不想延迟退休计划,就牺牲退休质量或者减少对孩子的资助;提高投资回报率,就要承担更大的投资风险,那财务计划的不确定性就大了非常多。

在下面这些变量中找到一个sweet spot:预期储蓄率:

  • 投资回报率(取决于投资时长以及个人风险偏好)
  • 期望退休年限
  • 期望的被动收入现金流(考虑通胀率)
  • 实际生活开销(维持期望生活方式的成本)

自动化定投

有了这个魔术数字 - 预期储蓄率,接下来就是自动化所有流程。我在每个月的几个固定时间点定投:银行账户之间的转账、各个投资平台入金、购买投资产品一条龙全部自动化。设置好就甩手不管了,最多每年调整一两次。

人脑也神奇,进了投资账户的钱想着还要交易买卖,要等待几天才出金这些麻烦事,也就懒得挪了。再有什么大额消费如换房买车,都不想动这些钱,自然大额消费的预算和最终的开销也降了下来。

而留在日常账户里的钱,都是我可以“随意挥霍”的了。

免责声明: 这个博客中的内容仅供信息参考,不旨在提供个人财务建议。请在进行尽职调查后做出您的财务决策。
Buy Me A Coffee